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 
我国水电建设、设备制造水平跻身世界前列
    10月29日9时,三峡右岸电站15号机组通过72小时试运行,30日下午正式并网发电,标志着三峡左右岸电站规划建设的26台70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投产。

    自三峡工程1993年施工准备开始,至今已经走过16个年头。在这漫长而短暂的16年里,我国的水电建设者们创造了水电建设的无数奇迹,树立了中国水电建设丰碑。我国的水电建设水平、设备制造水平也伴随着三峡工程迅速成长,跨入世界先进行列。

    跨世纪工程的漫漫长路

    让梦想成为现实,这是一段漫漫长路。

    1918年,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《建国方略》中首次提出了“堰其水”、“资其水力”的“三峡梦想”。然而,修建三峡大坝的计划是在新中国才真正实施的,从1954年开始论证,到1992年全国人大正式表决通过,又历经38年。实现梦想曲折多,几代国人都未能实现的梦想,终于在1992年后一步步成为现实:

    1992年4月3日,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、177票反对、664票弃权、25人未按表决器表决通过《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》。1993年1月,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兼任主任的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。三峡工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。1994年12月14日,三峡工程正式开工。1997年11月8日,实现大江截流。2002年10月26日,左岸大坝全线浇筑到顶;11月6日,导流明渠成功截流合拢。2003年6月10日,三峡水库坝前水位首次蓄水至135米,“高峡出平湖”;7月10日,三峡左岸电站首批2号、5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。当年,创下了5个月内投产6台70万千瓦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纪录。2005年9月16日,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全部投产。2006年5月20日,三峡大坝全线封顶;6月6日,三峡围堰成功爆破;10月27日,三峡水库实现156米蓄水目标。2007年6月8日,三峡右岸电站首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。2008年10月29日,三峡右岸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,至此,三峡电站规划建设的左右岸26台机组全部建成。

    据了解,三峡工程原定施工期为17年,从1993年开始到2009年结束,预算动态投资2039亿元。但按照实际进度,有望提前1年完成。

    水力资源开发颠峰之作

    三峡工程大坝全长2309米,泄流坝段长483米,双线五级船闸和升船机,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.34亿立方米,混凝土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,堪称世界建筑规模、工程量、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。

    三峡工程原规划在左右岸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机组,共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机组,总装机1820万千瓦,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,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。今年9月,随着三峡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获得国家核准,三峡工程新增6台70万千瓦机组和2台5万千瓦机组,最终总装机容量可达到2250万千瓦,绝对是水电巨无霸。截至目前,三峡电站累计发电超过2700亿千瓦时,其中今年前9个月发电605亿千瓦时。

    同时,三峡工程兼具防洪与航运效益。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,防洪库容221.5亿立方米,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.7万~3.3万立方米,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。对于类似1998年的大洪水,三峡大坝可保长江中下游安然无恙。三峡工程的建成,可让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港,航道单向年运输能力可由原来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。

    自2007年起,三峡工程进入初期运行期,蓄水水位达156米高程,开始全面发挥防洪、发电、航运等综合效益。目前,三峡工程正在进行175米实验性蓄水,上游水位于10月30日9时已经达到163.5米。

    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,三峡之外鲜有踪影,可称我国乃至世界水力资源开发的高峰。在征服此高峰的过程中,我国水电建设队伍一天天成熟。金沙江、澜沧江、雅砻江、大渡河等流域的水力资源开发难度,已经难不倒经过三峡工程锤炼的中国水电建设队伍。

    特大型设备国产化的跨越

    三峡右岸电站最后投产的15号机组,由东方电机公司设计、制造,是100%国产化的特大型机组,这是三峡左右岸电站安装的第八台完全国产化机组。

    据了解,此前我国水电机组研制水平一直没有突破32万千瓦,落后国际先进水平30年。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,成为实现大型水轮机组国产化的最好选择。1996年6月24日,三峡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际招标信息发布会,宣布三峡工程首批14台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国际采购招标。招标文件规定: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%;必须由中国制造企业为主制造2台机组;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转让技术。翌年,采购合同签字,法国阿尔斯通和瑞士ABB组成的供货集团中标8台,哈尔滨电机厂参与合作制造;加拿大GE和德国伏依特、西门子联合体中标6台,东方电机参与合作制造。为实现技术转让条件,三峡工程支付了1635万美元。2005年7月21日,以哈电为主制造的三峡电站14号机组投产,国产化率达到71%。同年9月16日,以东方电机为主制造的三峡电站9号机组投产,国产化率达到85%。

    2004年3月27日,三峡右岸电站12台水轮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采购合同签订,哈电、东电分别承担各自4台机组的设计与制造任务,国内制造企业完成了从分包商到独立承包商的转变。2007年7月10日,由哈电独立制造的首台国产化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右岸投产,至今三峡左右岸8台完全国产化机组全部顺利投产。我国自主设计、制造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伴随三峡工程款款而来。

返回顶部

 

 
 

版权所有:国际小水电中心